守“滬”日志:共克時艱“打硬仗” 上海浦西地區核酸篩查將啟
(抗擊新冠肺炎)守“滬”日志:共克時艱“打硬仗” 上海浦西地區核酸篩查將啟
中新社上海3月31日電 題:守“滬”日志:共克時艱“打硬仗” 上海浦西地區核酸篩查將啟
作者 高志苗
31日,《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在記者朋友圈“刷屏”。在疫情防控最吃勁、最關鍵的階段,上海市委市政府感謝全市人民的理解支持和付出,呼吁市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請大家愛護為守護這座城市從2020年一直努力工作在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真的很累,但我們一直咬牙前行,為了當初的從醫誓言。”有網友如是留言。
3月30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55例和無癥狀感染者5298例,形勢依舊嚴峻。30日晚,上海召開全市干部動員大會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
上海采取全域靜態管理、全員核酸篩查、全面流調排查、全民清潔消殺等綜合防控措施,分批實施、無縫銜接,真正把風險人群管住……這背后是對盡早實現社會面清零的期盼。
3月28日5時起,上海市以黃浦江為界,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新一輪切塊式、網格化全員核酸篩查。4月1日3時至4月5日3時,記者所在的浦西地區將作為第二批實施封控。這一批核酸檢測涉及人數更多(1600萬人),管控范圍更大(12個區),面臨的情況也更復雜。
封控前普通居民會做些什么?答案是采購必要的生活物資。記者31日走進上海寶山某賣場,徑直來到蔬菜水果區域,茼蒿8.35元(人民幣,下同)/500g,芹菜7.80元/500g,西蘭花4.98元/500g……“這個超市供應算很充足的,價格嘛肯定會比平時貴一些,特殊時期也能理解。”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
包菜選購處,超市工作人員陳文亮正和同事一起上架商品。“客流量比平日明顯增多了,但今天比前幾天略少,大家可能都采購好了。”當問到菜品供應問題時,他指了指蔬菜區域,“目前我們菜品供應充足,價格比外面還便宜點,當然和平時比也會有一定的合理漲幅。”
記者發現蔬菜區和干貨區交界區域停放了很多裝滿蔬菜的手推車,陳文亮介紹為了讓顧客減少稱重的等待時間,超市員工將部分蔬菜提前打包稱重好。“顧客比較多,我們人手有限,會提前裝袋,讓顧客快速采購好減少排隊。”
為了解決“買菜難”,上海已啟動蔬菜應急保供工作方案。云南、四川、安徽……從兄弟省市出發,載滿新鮮時蔬的貨運車輛已經或正要抵滬。
記者看到,賣場選購的市民大多“滿載而歸”,蔬菜、水果、米、面、油……回到小區,廣場上物業正在地上貼“一米間隔帶”,明日核酸檢測醫護人員所用的桌椅也已擺好。
“我們給不出藥方,只想呼喚一點善意。那個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上海,那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上海,那個無論貧富都能體面的上海,應該是溫暖的。”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結尾再次成為“某種共識”。
為了迎接“終將美麗如常”的溫暖春天,上海下一步怎么做?共克時艱“打硬仗”,堅持才能勝利。(完) 【編輯:陳文韜】
關鍵詞: